首页 > 我们爱科学 > 正文

气候湿润、降水丰沛的......沙漠?

来源: 全国少工委

  说起沙漠,你会想到什么样的景象呢?黄沙漫天、狂风肆虐、寸草不生、荒无人烟……一切用来形容环境恶劣的词语几乎都适用这里。

  

  但是,地球上有一处十分奇怪的沙漠,这里不仅气候湿润、降水丰沛,而且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湖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地球探险队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千湖沙漠

  地球探险队乘飞机驶向南美洲,当到达巴西的东海岸上空时,有人发现了奇怪的一幕:在白茫茫的陆地上整齐地排列着无数沙丘,就像是谁家晾晒的白色床单在阳光下随风飘舞。更奇怪的是,这些沙丘之间闪耀着点点浅绿色的光芒,犹如巨大的绿宝石镶嵌在大地上。

  

  千湖沙漠

  领队告诉大家:“这就是巴西马拉尼昂州的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

  “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长?读起来太拗口了。”有人疑惑地问道。

  领队不慌不忙地解释:“这是从葡萄牙语音译过来的名称,原意是马拉尼昂的床单。不过,很多人更喜欢它的绰号‘千湖沙漠’。你们看,那些闪光的地方都是碧波荡漾的湖泊,数量有上千个。”

  

  马拉尼昂床单

  “看起来好像水比沙子还要多,它怎么好意思叫沙漠呢?”有队员问。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领队笑着拿出世界地图,一边指指点点,一边介绍道:“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比如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都是以气候干旱为典型特征,年平均降水量都小于250毫米。而千湖沙漠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200毫米,比很多沿海城市的年平均降水量还要高,因此,也有人说千湖沙漠是地球上最‘失败’的沙漠。”

  到沙漠去捉鱼

  当探险队员走进这片广袤的沙漠时,才发现到处是白色的弧形沙丘,一排排向远处延伸。湖泊就躲在沙丘中间的洼地里,水深一般不超过3米。

  

  千湖沙漠

  “快看,湖里有鱼!”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引得大家都凑了过来。只见在一座湖泊里有许多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当地人介绍说,这种鱼名叫南美牙鱼,它们喜欢昼伏夜出,雨季时以其他小鱼为食,到了旱季就会在潮湿泥沙中挖洞休眠,默默等待着下个雨季的到来。

  千湖沙漠好像是一处世外桃源,附近长期生活的村民仅有几十位,他们至今仍然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当雨季来临时,他们就到湖中捕鱼;旱季时,他们放养牲畜和家禽,享受着纯天然的绿色美食,与世无争,悠然自得。

  

  巴西国家公园沙丘景观

  1981年6月2日,巴西在这里建立了国家公园,对千湖沙漠景观予以开发和保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能体验探险、野营、捕鱼、游泳等多种有趣的活动。

  风与水的较量

  千湖沙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经过详细的调查,探险队员们发现,在这片沙漠附近有一条河,名为普拉圭卡斯河,自西向东朝着大西洋日夜奔流,不仅带来了清澈的淡水,还携带着大量泥沙。答案就在这里,那一座座沙丘正是沉积在河口附近的细沙形成的。而细沙之下的不透水岩层阻挡了湖水下渗,所以形成了湖泊。在降水丰沛的季节,湖泊水量增大甚至会接连成片,而到了旱季,许多湖泊会完全干涸。

  

  白色沙丘

  队员们选择了其中一座高大的新月形沙丘,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测量,根据“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的地理常识,判断盛行风向为东北风,所以得出结论,正是由于东北风长期吹蚀,才塑造了这些沙丘。

  水往东流,风往西吹,千湖沙漠就是水与风的战场,塑造了“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湖泊”的自然奇观。但是,在水与风的博弈中,风暂时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千湖沙漠正在以每年20米的速度不断向内陆扩张,面积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有1550平方千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