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青年报
星星火炬闪耀,照亮一代代少先队员的追梦征程。
红领巾飘扬,亿万少先队员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极为关心重视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少先队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高举队旗跟党走
“全党全社会要重视少先队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和保障,为少先队员健康成长和少先队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下,2021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印发,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发布的少先队工作文件。
经党中央批准,设立全国少工委名誉主任。地方各级党委负责同志担任同级少工委名誉主任、政府负责同志联系少先队工作的制度普遍建立。全国中小学普遍设立学校少工委,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少工委主任。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共青团牵头、团教协作、社会协同的新时代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形成。
“如今,少先队工作成为了学校‘一把手工程’,工作各方面保障更好了,我们干劲儿也更足了!”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田丽说。
地方党委常委会会议定期听取少先队工作汇报,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格局,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内容的机制普遍建立。各级党委负责同志出席地方少代会、少工委全会、“六一”国际儿童节和“十·一三”建队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活动成为常态。
不少街道社区、乡村、青少年宫(活动中心),纷纷建立校外少先队组织,由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少工委主任。
在湖北,宜昌市西陵区夜明珠街道金安岭社区在当地率先成立社区少工委,打造“家门口的少先队”,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争当社区“小主人”。社区党委书记、少工委主任陈静谈道:“培养好少年儿童是我们共同的职责,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社区少先队工作成为凝聚居民、推进治理的重要抓手。”
全团带队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共青团的政治责任。近年来,在团中央示范带动下,各级团组织在政治上、组织上、队伍上、工作上加强对少先队的指导,全团带队更加有形有力。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共同目标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共青团和教育部门在工作部署、组织建设、阵地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紧密协同,省、市、县三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同级少工委主任,团教协作全面深化。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参加少先队活动、考察中小学校、给少先队员寄语回信等方式,向广大少先队员给予问候关心、提出殷切希望。
“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育英学校考察,对新时代中国儿童提出殷殷期望。
围绕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希望要求,全国少工委推出“红领巾爱学习”系列网上主题队课,通过少先队活动课开展组织化学习,覆盖全国数百万个少先队中队,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听总书记的话、按总书记的要求做。2020年6月以来,以“全国少工委”微信公众号为龙头,构建少先队全媒体矩阵,打造红色网络空间。
“我们有志向,我们有梦想,我们是祖国的明天和希望……”少先队员们在欢快的歌曲演绎中,唱响新时代“少年有志”的理想。为让少年儿童能记住并理解总书记的重要希望要求,少先队制作推出歌曲、话剧、图书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
“总书记教导记心中”“红领巾爱祖国”“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活动普遍开展,广大少先队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希望要求,感受新时代伟大成就,畅想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
在江苏,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少先队员们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生态修复示范区、非遗博物馆等,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体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在“京津冀豫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5座沿线城市,少先队员聆听守水护水节水主题队课,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重要回信精神,立志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陕西,少先队组织开展学习陕北说书、剪纸、腰鼓、陶艺制作、文物修复等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们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内蒙古自治区,少先队员与北京、青海、贵州、甘肃等地少先队员共同开展“石榴籽一家亲”实践活动,各民族少先队员一起开展“小石榴籽走边关”寻访边境线、“我为三北种棵树”植树护绿等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心中生根发芽。
“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广大少先队员在少先队这所大学校里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荣
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5年来,党、团、队育人链条衔接贯通更加紧密,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持续深化,少先队员光荣感显著增强。
每年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上,9个花篮当中就有一个是中国少年先锋队敬献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集体献词,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现场,少先队员向功勋模范人物献上鲜花……新时代以来,少先队员、少先队标志在党和国家仪式大典中多次出现。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短短八个字凝聚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祖国的未来需要每一代人接续奋斗,也激励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进取之心,努力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集体致献词领诵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彭友馨说。
每年清明节,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开展“清明祭英烈”等纪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致敬缅怀先烈。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2024年全国少工委联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主办“红领巾爱祖国——我心中的五星红旗”国旗传递活动,将五星红旗搭载至中国空间站,并在祖国大江南北近10万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手中接力传递。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少先队员宋卓岳说:“这次国旗传递活动,像一颗种子,更加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对宇宙的好奇、对国家的自豪。我要努力学习,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仪式教育是少先队组织育人的重要载体。5年来,少先队标志礼仪建设不断加强,红领巾、队旗等国家标准修订完善,《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仪式仪程规范(试行)》、入队仪式示范视频等陆续推出,少先队仪式的规范性、庄严性和感染力不断提升。
在福建,位于厦门的何厝小学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祥地。上世纪50年代,硝烟战火中,13名何厝小学的少先队员英勇支前,他们被称为“英雄小八路”。如今,何厝小学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就在“英雄小八路”纪念馆里举行,曾经的“英雄小八路”老校友也会回校与队员们分享他们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少先队广泛开展“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小五年规划”、“红领巾奖章”争章等实践活动,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在河南,新乡市延津县文岩街道建设路小学成立“肖思远中队”,少先队员学习英雄事迹,讲述英雄故事,传承英雄遗志,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请大家向前走,不要回头,因为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在黑龙江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红领巾讲解员”的讲解让人热泪盈眶。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少先队工作队伍
少先队辅导员是党的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少先队员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近年来,全国少工委持续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优化队伍结构,创新评价激励机制,大力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少先队辅导员的荣誉感、责任感显著增强。
2024年,中央党校、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首次举办建队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国大中队少先队辅导员集中培训,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少先队辅导员同质等效培训。
“青马工程”开设少先队工作者培训班,通过培训、交流、调研实践,进一步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和少先队工作本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中学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李俊莹说:“通过‘青马工程’培训,让我对少先队相关理论和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少先队工作找到了路径方法。”
当前,少先队辅导员形成“总辅导员+大中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的队伍结构;全国、省、市三级建立“红领巾巡讲团”,常态化开展宣讲;广泛举办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
在广东,少先队辅导员技能竞赛首次纳入全省职工技能大赛专项,竞赛第一名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少先队辅导员还被纳入中小学“德育类”“思政类”职称评审。
在四川,209人通过“少先队活动”科目获评中小学职称;落实少先队辅导员与学科教师在“资格条件、工作业绩、任课课时、荣誉奖项、课题论文、培训学时”六个方面同等对待,截至目前5000余人享受到政策红利。
深化少先队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设立少先队工作专项。2022年,少先队相关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立项。
全社会共同关心少年儿童成长
“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的重要寄语精神,新时代希望工程品牌项目帮助更多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为少年儿童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助力少先队事业发展。
近年来,少先队工作先后纳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儿童发展纲要等国家规划,纳入未成年人保护、国防教育等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在制定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推进关工委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中,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与20余个中央部委和有关单位,以推出政策、实施项目等方式加强联动、强化支持。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少先队员走出校园,到科研院所、街道社区、工厂企业、田间地头等,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了解国情、收获成长。
在江西,少先队员搭乘“红领巾巴士”,前往八一广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滕王阁等场所,还化身为“小导游”,带领市民与游客一起探寻红色印记,了解英雄城南昌的发展与变化。
在上海,“15分钟社区少先队幸福圈”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参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还当起“小林长”“小河长”“小楼长”“小小非遗传承人”等。
在云南,张桂梅、杜富国、朱有勇等一批先锋模范担任省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定期参加少先队活动,与少先队员面对面,用榜样的力量引领队员们成长。
配合“双减”政策实施,各地推出爱心托管班,在课后、节假日、寒暑假为少先队员提供服务。少年军校等活动广泛开展,少先队组织的服务力持续提升。
为帮助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各地推出“红领巾公益基金”关爱行动、“红领巾手拉手”关爱活动、流动少年宫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党的温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少先队将高举队旗跟党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引领少年儿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时刻准备着!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5-26 01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呈宣 范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