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正文

种子的南繁之旅|“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建队纪念日云队课精彩内容回顾

2023-10-27 10:48:26 来源: 全国少工委


初秋,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草木郁郁葱葱,一派丰收景象。


校外辅导员:队员们,欢迎大家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南繁基地。水稻、玉米、棉花等植物种子在这里吸收阳光雨露、茁壮生长,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又回到祖国各地去栽培和收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一颗好种子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吧。


校外辅导员:队员们,谁知道我们平时吃的香喷喷的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少先队员:我知道需要稻谷种子栽种到庄稼田里才可以种出稻谷。

校外辅导员:没错,我们会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将种子播种到庄稼田里,它就会生根发芽。从一粒种子到青绿的秧苗,最后长成金黄的稻穗。它需要经历生长、抽穗、扬花、灌浆、成熟这几个时期。队员们,现在看这沉甸甸的稻穗呢,马上进入成熟期。之后就是我们香喷喷的米饭了,大家了解了吗?

少先队员们:了解了。


穿梭于南繁的各个试验田,黄绿相间、稻浪翻滚。田里绿色的瓜菜,田边摇曳的椰子树,以及掩映其中的小白楼,还有头戴草帽穿梭田间的科研工作者正在忙碌地记录数据、采集样品。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科研的土地上创造。


少先队员:老师,为什么要进行南繁育种呢?

校外辅导员:因为植物种子需要在合适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下,才可以生根发芽、顺利成长。这里就是一块育种宝地——北纬18度以南,优越光热环境造就了“天然大温室”。相比我国其他地区,在这里农作物一年可繁育两代甚至三代,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温暖的南方进行繁殖和选育就叫做南繁。迄今有70%以上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南繁加代、繁育。“中国粮食”用上“中国种子”,南繁功不可没。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不但是种子供给的“常备库”,还是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西北瓜王”吴明珠、抗虫棉发明家郭三堆等一批为新中国种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曾在这里进行科学研究。


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入口,有一张老照片:科研人员们躬身弯腰,小心翼翼背着一大麻袋种子,踏上返程之路。听这里的叔叔阿姨们说,以前南繁基地没有科研平台,科研人员只能将种子带回原单位开展研究,很多年才能有成果,现在科技发展,实验设施不断完善,我们国家种业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了。


校外辅导员:队员们,在我们南繁实验室,显微镜是我们最常用的现代精密仪器,它可以探索农作物身上的微观秘密。那么有哪位队员想要和我一起去探索一下农作物身上的微观秘密呢?

少先队员们:我!

少先队员:哇,太神奇了,这一粒小小的种子,有无数个细胞组成,后来他能长到那么大。种子的力量实在是太神奇了。



在一代代的优良品种选育中,育种科学家们有目的的选择出那些长得更加强壮、结出的果实更多、营养价值更高的植物,在海南这个独特的气候环境里进行培育,直到这些优良条件能够稳定的遗传下去。育种科学家们年复一年地开展种业自主创新研究,一批又一批优良的种子从这里不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少先队员:看到白鹭优雅地飞来飞去,我知道它是真心喜欢这里。

少先队员:我也很喜欢这里,每一粒种子都有着大大的梦想。

少先队员:长大以后,我也想像这里的科学家们一样培育出很多高产的粮食和蔬菜种子,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作者: 编辑: 郑博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