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全国少工委
-少一片沙漠,多一片绿色-
沙漠是地球上重要的一种生态系统
不可或缺
它和森林、草原、海洋等
其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维持地球的气候和环境稳定
保障生态系统内的
各种生命持续生存、发展
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
导致沙漠边缘地区的
自然平衡遭到破坏
造成原有的绿洲、草场等
退化成沙漠,形成灾害
人为因素导致的沙漠化问题
需要人类自己进行科学的治理和修复
要想富,先种树
保护沙漠,更要种树!
在昨天的推文中我们介绍过
地球上现有沙漠面积
超过3100万平方千米
占陆地总面积的21%
在我国,如果算上
戈壁和半干旱地区的沙地
现今沙漠总面积
可以达到130.8万平方千米
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6%
这些沙漠资源
主要分布在 内陆的
西北、华北和东北
俗称“三北”地区
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和广袤的戈壁
形成了我国东起黑龙江
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带
风蚀沙埋严重
常年沙尘暴肆虐
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沙漠化
面积大、 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了防治沙漠化扩张
改善生态环境
1978年,我国正式启动了
“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在“三北”地区
建设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
这项工程规划用时73年
预计到2050年完成
建设范围囊括三北地区
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725个县(旗、区)
总面积435.8万平方千米
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5%
工程计划分八期进行
到今年已经进入第六期工程建设
最终将实现造林面积5.35亿亩
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绿色长城”
△榆林靖边三北防护林
当然,防止和治理沙漠化问题
不光是简单地把树种下去
最重要的举措
还要 保护干旱地区
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减少土壤被侵蚀
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需要进行深入
系统的科学研究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曾经拥有肥沃的土地
但是由于过度开垦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如今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傅伯杰院士
中学毕业后便立下志愿
要“用自己的学识
改变眼前黄土高原的荒凉状况”
不过,要说起与地理学的缘分
他却一度笑谈
那简直是“命运的玩笑”
原本打算报考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他
却被“机缘巧合地调配”
到了地理系
从此走上了
与土地打交道的治学之路
读研究生期间
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
高原、冰川、荒漠、海岛……
对这些地区的
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
都有了清晰的了解和记录
△1982年傅伯杰参加沙漠考察
作为国内第一批
出国联合培养的博士生
傅伯杰前往英国继续深造
接触到更多
国际前沿的研究和资料
回国后,他便带领着
自己的科研团队
一直奋战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和植被恢复研究的第一线
经过几十年的
长期定点观测和模型模拟
他们对大到整个黄土高原
小到一个黄土丘陵的水土流失过程
都进行了深入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正如傅伯杰常说的那句话一样
“做创新,做与众不同的事”
他坚持做科研
一定要着眼于开拓创新
追求卓越
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
傅伯杰发现
土地的不同使用方式
对当地土壤水分、养分
和土壤侵蚀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由此,他开创性地建立了
针对不同用地类型的
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模型
用于科学比较和分析
不同土地结构的水土保持效应
为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恢复工作的
实际展开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研究
取得重大成果后
傅伯杰院士团队
马上又把科研重点放在了
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服务上
例如,探索如何将黄土高原
从“浅绿”变“深绿”
并在保持水土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挥高原植物
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在以傅伯杰为代表的
中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
约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
辽宁省、吉林省
黑龙江省、山西省
北京市、天津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先后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
曾经被沙漠侵蚀的大片地区
又恢复成森林和良田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虽然我国在防治沙漠化方面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得到治理的仍只是局部地区
治理进度也还赶不上
沙漠化的发展进度
传统的治理方法
并不能满足现今的治理要求
必须尽快找到新的治理途径和方法
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希望
同样寄托在你们的身上
让我们一起努力
从今天开始便种下未来
让地球少一片沙漠
多一片绿色!
“灰蒙蒙的天就是雾霾天吗?”
“臭氧也分‘好’和‘坏’吗?”
“谁是植物界的‘拓荒先锋’?”
“海洋上也可以‘放牧’吗?”……
快到书中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