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科研 > 正文

辅导员专业标准的意义生成与价值建构

2017-04-25 16:58:07 来源: 未来网

辅导员专业标准的意义生成与价值建构

江苏省扬州市少工委 吴立宏

 

  摘 要:“专业标准”是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在研制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专业标准”的过程中,研究的主体和客体均发生了明显转变,对专业角色、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都有崭新的意义生成。研究认为:“专业标准”的价值旨归是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是自主建构和价值引领;“专业成长”的提速引擎是大队辅导员职称评聘。

  “专业标准”是专门职业必备的构件,是职称评聘的第一块基石。对自己可以达到专业认同,对社会可以达到专业问责。近年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学科建设,尤其是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聘工作的部署与展开,急盼着、倒逼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标准”的出台。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标准”具有前瞻性、权威性、指导性的特征,是引领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对少先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012年6月,扬州市少工委申报了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十二五”课题,成立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专业标准的研究”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专业标准(讨论稿)”。其架构由前言、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基本内容由辅导员职责的五大部分组成,即:加强思想引领、抓好基础建设、指导队的活动、协助学校管理、拓展社会事务;每项职责部分又分别由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分别规定了所包含的领域和若干具体要求共有58项,将成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由“专业新手”嬗变为“行家里手”的导则和职称评聘的依据。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认真学习解读党中央、团中央对少先队工作的希望和要求,把握和坚持正确的导向。收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校长职业标准》以及国外部分职业专业标准等文献,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和启发。同时,选择了城市小学、乡村小学、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四种类型的20所学校为实验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座谈”,掌握少先队员、队员家长、社会人士对当代少先队辅导员角色的期待;了解校长、学科教师对少先队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要求;也关注少先队辅导员自身专业化成长的现有程度和发展愿景。市少工委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少先队活动课教研、辅导员分级培训、大队辅导员竞争上岗、组建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等,发掘当代辅导员潜在的能量,探索大队辅导员专业素养成长路径。

  一、“专业标准”引发文化选择与意义生成

  (一)探讨“专业标准”,更新大队辅导员的基本理念

  1.政治为先——强化“辅导员是党的人”的意识。少先队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应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少先队工作;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衔接的教育,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立德树人,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

  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扬州市大队辅导员队伍里,中共党员的比例为57.18%,共青团员的比例为24.14%,民主党派的比例为1.63%,其他为17.05%。辅导员的党团员比例远高于一般教师队伍,这既是少先队组织的性质的要求,也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组织保障和队伍优势。

  以下这张表格是扬州市邗江区大队辅导员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的检测表。

表1邗江区大队辅导员党团队组织意识衔接教育检测表

前测时间:2013.03 后测时间:2015.09 N=28

  表1显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队辅导员对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有了较为深刻的体认,党团队组织意识的衔接教育找到了重要抓手。

  2.儿童为本——强化“辅导员是队员的朋友”的意识。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必须把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提升少年儿童的自主能力,更好地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图1:扬州市大队辅导员队的事务与队员商量情况检测表

  图1数据表明:扬州大队辅导员尊重队员的主体地位,讲究队内民主,乐于倾听队员的心声,善于调动队员参与少先队各项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队员形成了较为亲密的朋友关系。

  3.实践为主——强化“辅导员活动育人”的意识。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也是少先队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辅导员是少先队员开展实践体验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善于整合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和指导队员开展校内外有意义地自我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活动,创建品牌项目,努力提升少先队活动的实践性、社会性、和实效性。

图2:邗江区大队辅导员组织实践体验活动情况检测表

前测时间:2013.03 后测时间:2015.09 N=28

  从图2可以看出,大队辅导员注重拓展少先队活动空间,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积极组织“红领巾寻访”和“红领巾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内容融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校内外实践体验活动,努力实现少先队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二)探讨“专业标准”,提振大队辅导员的专业精神

  培养和弘扬辅导员的专业精神,最重要的是老一代少先队辅导员留给我们的热爱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事业、甘愿为此做出奉献的精神。扬州比较重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就稳步实施了“辅导员素质优化工程”、“名辅导员工程”、“辅导员专业职级评定工程”和“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工程”,这“四大工程”有效地优化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扬州辅导员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少先队员,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有人生目标和奉献精神,能重视学习教育理论和少先队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承受挫折和困难,吃苦耐劳,是全市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三年多课题研究过程中,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徐国英老师始终走在科研的最前列,即使病倒了,她也咬牙坚持,经常在医院病房里与课题组成员研究“专业标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精神,她一世痴情所践行的“四不铭言”感动了扬州城。其中,获益最多的当然是扬州的少先队辅导员,大家对辅导员专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领悟。关于对辅导员专业精神的理解,“您认为辅导员专业精神中最重要的内涵前三位是什么?”“热爱”、“奉献”、“勤奋”是辅导员认同的辅导员精神的主要内涵,分别为占 37.88%、33.89%、20.44%。

  关于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您认为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排列在前四位的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少先队事业39.73%,其次为“从思想上关心爱护少先队员,热情参与和支持队员的教育活动”、“正确处理好教学与少先队的关系,确保对少先队工作的投入”、“提高组织育人的责任意识,主动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等。

  一般情况下,大队辅导员都不是专职的,他们在负责一所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学科教学的任务。平时工作特别辛苦,有时还未必能得到家长的理解,老师的配合,校长的支持,但扬州的大队辅导员通过“专业标准“的研究,又有一大批像徐国英老师那样的优秀辅导员作示范,他们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满满的正能量。马娅老师是鼓号队训练的行家,她虽然退休两年多了,但只要哪所学校需要她,马老师总是有求必应,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辅导员,而且从不计报酬,谁也割不断她与少先队的情结。年轻辅导员赵涛是“拼命三郎”,他教初中历史,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政教主任,还要蹲点一个村任村支书。身兼数职的他游刃有余,把各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出色,可谁也说不清他熬了多少不眠之夜。在扬州,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反映了整个群体较高的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

  (三)探讨“专业标准”,激发大队辅导员终身学习的热情

  按照现代广泛运用的利伯曼“专业化”标准的定义解释,所谓“专业”,就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是范围明确,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二是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三是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四是从事者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自律性;五是专业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六是非营利性,以服务为动机;七是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

  辅导员要走向专业化,这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辅导员的专业化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大队辅导员要成为少先队领域内的内行、专家不学习不行,靠一阵子学习也不够,必须经常充电终身学习。扬州辅导员对这方面的要求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

  扬州辅导员平常看的教育领域书籍有哪些?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科教学”25.75%、“少先队工作”22.45%、“德育理论”16.72%。经常看的非教育领域书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小说散文”40.78%、“心理励志”18.56%、休闲时尚17.39%。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辅导员虽有一定差异,但是从整体来看,扬州辅导员生活在“文化名城”、“书香城市”,辅导员的闲暇时间伴随着读书学习,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关于少先队辅导员基本技能,认为辅导员要尽快掌握的基本技能排列前三位的是:辅导开展活动的专业技能、学生群体和少年儿童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交往技能,分别是40.64%、24.35%、22.53%。其他的如说唱歌舞等技能、科研技能、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电脑网络、文字写作、绘画设计、体育运动等能力都有选择,分值比较分散。不同地区的分类基本一致。

图4: 扬州市大队辅导员将来的发展期望检测表 N=274

  图4是扬州辅导员对“将来的发展期望”:“成为行政领导”14.63%,“成为少年儿童教育专家”35.12%,“成为名教师”14.71%,“顺其自然”35.53%。数据表明,成为专家型的人才是近半数辅导员的向往,这与扬州辅导员所处的文化氛围、工作环境以及扬州少先队近些年对“专业标准”的探讨有着密切关系。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扬州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续两年承办了“全国中学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接待了来自北京、广东、青海、浙江、新疆等地的少先队工作观摩团24批次;完成了省少工委布置的编写五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少先队活动课程辅导用书》的任务;156篇少先队工作论文、案例发表在《辅导员》、《少先队研究》、《少先队活动》、《少年儿童研究》等省级以上报刊;在江苏省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展示中,夺得团体总分一等奖一次,特等奖两次;大队辅导员因工作出色提拔到副校长、校长岗位,或调到当地纪委、教育局、科协等部门重用的共39人,占全市大队总数的13.04%,。扬州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得到公认和好评。

  二、“专业标准”推动目标调适和价值建构

  (一)“专业标准”的价值旨归: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

  如果说制定“大队辅导员专业标准”是为辅导员职称评聘服务的,这仅仅道出了“专业标准”的工具性作用,这种认识是浅表的,非本质的。“专业标准”的最高价值是从纷繁复杂的要求、条件、规定中萃取出辅导员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最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才是制定“专业标准”的旨归所在。

  专业素养是个热词,学校、社会都对其非常关注。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人们很多行为失之偏颇。有人从知识本位的角度,强调专业知识的获得,似乎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就意味着有了专业素养,把掌握了多少碎片化的知识当成炫耀的资本。有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不看重知识的掌握,只关注方法和技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根源在于对于专业素养的认识不够全面,把专业素养看成是一个一个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没有把专业素养看成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和结构的综合体。硬生生从其中抽取出一个要素进行重点培养,而忽视这个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殊不知专业素养是一种长期沉淀下来的习惯、素养,是一种内在品质。

  少先队辅导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以“基于辅导员、尊重辅导员、为了辅导员、成就辅导员”为核心的一种教育价值追寻。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是进化的并充满创造性的,是可以整体培养的。专业素养中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几个要素之间有着无法割裂的紧密联系,在培育辅导员专业素养时不能忽视其教育性、实践性和完整性。

  (二)“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自主建构和价值引领

  大队辅导员作为专业人员,“专业发展”就是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就是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辅导员”的嬗变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基本路径就是“自主建构”和“价值引领”相互补充、共同作用。

  皮亚杰十分重视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活动。”因为任何知识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已有素质结构,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因此,大队辅导员首先要有“我要学”的自主意识,找准自身素质结构中的“短板”,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

  在辅导员“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级团委、教育部门、少工委也是责无旁贷,必须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价值引领” 体现着党、团组织的期待,体现着社会的意志。现阶段,团队组织应当以“分级培训”、“分类指导”为基本原则,强化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在岗期间的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的专项培训等,将经过了对文化选择的教育内容,转化为辅导员个体的精神财富,辅导员的个体文化在其中也要发挥“过滤”、“变通”、“重组”的作用。

  建基于“价值引领”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专业发展模式,从辅导员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和积极的内化;从组织与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视界的融合与内心的敞亮,是继承与创造、解构与再构的统一。

  (三)“专业成长”的提速引擎:大队辅导员职称评聘

  国务院最近决定,在试点的基础上,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部分地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职称对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自身利益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一定意义上讲,与职级相比,职称日益成为激励辅导员最重要的因素,成为辅导员“专业成长”的重要引擎。多年来,一些地方将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的业绩纳入辅导员参评语数外德育等职称科目的评价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的价值,但少先队工作业绩无法成为这些科目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迫切需要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设立少先队教育的专业科目,从根本上解决少先队辅导员“干什么”和“评什么”脱节的问题。

  通过辅导员专业职称评定,给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以正确的定位,将辅导员工作纳入教师相关专业技术范围内,可以提升辅导员的地位,增强岗位自豪感,激发广大辅导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可以满足辅导员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加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突出少先队辅导员在为党的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 编辑: 潘语涵

相关推荐

  • 建立健全少先队总辅导员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本文阐述了浙江省少工委在少先队总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介绍了浙江少先队总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及发展:调研掌握各级总辅导员配备现状,破解建立总辅导员制度的难题,征集建立健全总辅导员制度的建议,切实发挥总辅导员作用,逐步提升总辅导员基本素养,总结推广建立市、县总辅导员制度的基本做法等。同时,对少先队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 坚持理想教育,创新发展思路

    本文集中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角度论述了少先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运用大量事例说明理想教育的主要内容,路径与方法。着力论证并提出积极发挥理想的导航、激励和凝聚作用,引导少先队员将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不断地寻梦、追梦、圆梦,立志向,践行动,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全面准备。

  • 打造充满魅力的少年团校

    少年团校建设是初中共青团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团队组织的有效衔接关系极大。本文主要论述少年团校课程的特征和内容体系建设,着力从实施的途径、手段和方法加以分析说明,从而体现出活动课程建设的规律及其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在少年团校课程化考核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标准。

  • 从儿童福利视角看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留守儿童的救助服务日趋重要,它既是儿童社会福利服务的重大命题,也是社会民生与稳定的重要内容。目前虽然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但社会应对的主要措施还是个别的、零散的,需要全面建构起我国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保障体系,包括政策体系、运行体系,也包括创新发展服务模式。同时,还需要在全社会普及涉及儿童发展的一些基本价值和概念。

  •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实践活动研究

    本项研究紧密结合玉泉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区域发展状况,通过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历史文化、蒙古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实践活动,认真探索少先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特征及规律,研究少先队传承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载体和方法,努力培养和提高少先队员的认同感、认知力和感受力,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