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件库 > 2006 > 少先队要讯 > 正文

北京市加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学校队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少先队组织结合北京城市建设和教育发展实际,逐步将来京务工人员子弟纳入少先队组织教育体系。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在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中广泛开展少先队队建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市、区两级少工委将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由各区县少工委负责指导并帮助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建队工作,市少工委加强对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队建工作的督导工作,将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建设纳入少先队组织建设规范化检查,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检查力度,同时把此项工作列入对区县少工委工作的考核内容。目前所有已获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许可的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已经完成建队工作。

  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市、区两级少工委不断加强对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重点帮助他们开展好“国旗下的讲话”、“主题队会”、体验教育活动、“雏鹰争章”活动等日常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市少工委、区县少工委开展的各项活动,支持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少先队特色活动。

  三是加大辅导员队伍和小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市少工委为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免费提供上岗培训。区县少工委与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协调做好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的选拔、任用、培训、管理工作,指导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组织做好少先队小干部的民主选举、培训和轮岗工作。辅导员队伍和小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培训等工作纳入区县少工委的日常工作,优秀辅导员、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表彰工作纳入市、区县两级少先队的评优工作,并在评选政策上予以适当照顾。

  二、深化手拉手活动,活跃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工作

  一是按照“因近就便”的原则,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为每一个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确定一所手拉手学校,签订手拉手互助协议,因地制宜的开展援建少先队队室等援助和捐赠工作。同时,在区县少工委的指导下,各手拉手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联合主题队会或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校与校之间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员间的互动交流。

  二是贯彻“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思路,重点开展好“蓝天下首都红领巾共成长”三个一活动:同写一封信活动,同读一本书活动,同一个主题活动。

  三、整合社会资源,创设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积极争取同级党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团委等有关单位和相关学校对“蓝天下首都红领巾共成长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在政策、人员、资金等方面努力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努力争取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有关政策,达到或接近公立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同等待遇。

  二是切实加强对“蓝天下首都红领巾共成长活动”的宣传,帮助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在物质上支持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少先队工作。由北京少工委、北京少年报发起的“为了流动的花朵”大型募捐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为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募集到图书10万余册、学习用具近万件。我们争取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为每一个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建立一个少先队队室,一个红领巾图书室(角)或红领巾书架,努力实现北京少先队工作的均衡发展。

  重庆市建立健全少先队工作重点联系学校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与教育部门共同确定少先队工作重点联系学校

  针对一些基层少先队组织建设不够活跃、工作亮点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的情况,市少工委主动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共同确定了全市40个区县的100所少先队工作基础较好、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学校作为少先队工作重点联系学校。这些学校的少先队工作由市少工委和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少工委共同指导和管理,接受市少工委和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少工委的工作安排,定期向市少工委和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少工委报送学校少先队工作信息。市少工委加强对这些学校的直接指导,市少工委的工作信息在给各区县(自治县、市)少工委下发的同时,直接发至各重点联系学校。市少工委在表彰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时,对由各区县(自治县、市)少工委推荐的重点联系学校的集体和个人将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二、明确对重点联系学校的工作要求

  今年11月,市少工委联合市教委、团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联系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提出“十个有”的具体标准,在重点联系学校中积极创建少先队工作示范校。

  一是有一个健全的少先队组织。

  二是有一套完善的少先队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团组织与辅导员联合研究少先队工作的例会制度、大中队辅导员的学习和工作交流制度、辅导员培训制度、大中队委的工作汇报制度、校内外教育阵地管理制度、少先队工作检查考核制度、评比表扬制度等。

  三是有一位较高素质的大队辅导员。

  四是有一定的专项工作经费。各重点联系学校每学期要按每名队员不低于3元的标准向少先队大队部划拔工作经费。

  五是有一个标准的少先队活动室。各重点联系学校要按照市少工委在农村小学建立的“爱心少先队活动室”的标准建立少先队活动室。

  六是有一组特色的少先队活动。

  七是有一项示范性的少先队工作。各重点联系学校要积极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雏鹰争章”、“手拉手”等少先队品牌活动,力争有一项工作在全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八是有一支标准的少先队鼓号队或管乐队。各重点联系学校要成立一支配备齐全、80-100人左右的鼓号队或管乐队。

  九是有一批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要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

  十是有一至两所“手拉手”农村学校。各重点联系学校要与一至两所农村学校建立手拉手关系,通过少先队工作手拉手、辅导员之间手拉手、队员之间手拉手,促进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带动全市少先队工作的全面活跃。

  三、加强对重点联系学校的工作指导

  市少工委采取“五个一”的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对重点联系学校的重点指导和培育。

  一是召开一次工作会。2005年4月,市少工委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召开了第一次重点联系学校少先队工作会,100所重点联系学校的校长、少先队辅导员参加了会议,向100所重点联系学校授牌,并组织与会代表观摩了少先队主题队会。

  二是建设一批阵地。为给各重点联系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室建设提供示范,今年市少工委积极争取社会资金30万元,在三峡库区和渝西片区的22所农村学校建立了22个爱心少先队活动室,为每个活动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DVD机、办公桌椅、图书等物品。

  三是举办一批培训。市少工委联合市教委、团市委采取集中调训和组织讲师团、送课到各区市县的形式,历时三个月,行程上万公里,举办了1期重点联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和20期基层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为全市2127名辅导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授课。

  四是开展一批调研。针对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的重点、难点,2005年市少工委确定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现状与对策》等四个重点调研课题,采取问卷、实地走访和分片区召开少先队工作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到各重点联系学校和基层学校调研,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

  五是形成一批规范。市少工委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制定了《重庆市少先队辅导员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联系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编写了《探索与实践——重庆市少先队特色活动案例选编》和《为了明天奋飞的雏鹰——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必读》等培训教材,促进了各重点联系学校和基层少先队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四、为推进重庆少先队工作整体实现新跨越奠定基础

  一是领导进一步重视。100所重点联系学校全部按照《重庆市少先队辅导员管理规定》的要求配备了大队辅导员,提供了必要的少先队工作专项经费,把学校少先队工作列入了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和学校德育工作考核目标,每周保证有相当于两个课时的少先队活动时间,为开展少先队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是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重点联系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队干部选举制度、队前教育制度、队干部例会制度、表扬奖励制度、队干部培训制度、小队生活制度和代表大会等制度,使少先队工作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组织进一步活跃。

  四是特色进一步彰显。

 

天津市加强社区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具体做法

 

  2004年12月天津团市委、市教委、市少工委联合召开了天津市加强社区少先队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天津市社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了天津市社区少先队工作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健全社区少先队三级管理机构

  各区、县少工委成立社区少先队工作指导办公室,负责人由区、县少工委主任、副主任担任,还聘请了教育、民政、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同志担任成员;各街(乡镇)成立了社区少工委具体指导社区少先队工作,负责人由各街(乡镇)团工委书记担任,还聘请了教育、民政、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同志担任成员。社区少工委内设社区少先队总辅导员1人。社区少工委根据辖区少先队员的人数多少,在所属居委会、村委会建立社区少先队大、中、小队,形成校内、校外并行的两套少先队基层组织体系。社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由居委会、村委会团支部书记或热心少先队工作的辖区在校教师、社区教师担任,直接受社区少工委和居委会(村)党支部的领导。目前,天津市100%的区、县少工委建立了二级社区工作领导机构,分别设在团区委或区教委(教育局);80%的街(乡镇)建立了社区少先队工作领导机构,以“四好”为标准的三级社区少工委已达到20%。

  二、以机制建设为手段,促进社区少先队工作新发展

  市少工委明确社区少先队工作的目标要求是:“四好”社区少工委,即组织建设好、队伍建设好、主题活动好、阵地建设好;“五有”社区少先队大、中队集体,即有专人负责、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时间、有计划总结、有活动阵地。经过三年的努力,以“四好”为标准的社区少工委要达到80%,“五有”为标准的社区少先队大、中队要达到70%,并坚持以达标考核、以会带训、评选表彰为激励手段,及时统一思想,解决问题,交流经验,宣传典型,带动社区少先队工作的整体发展。市少工委还将社区少先队工作纳入对各区、县少先队工作考评内容,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创建社区辅导员管理新模式

  市少工委要求各级社区少先队组织要选拔热爱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具有较强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人士,担任社区少先队辅导员;积极发挥“五老”、优秀家长、驻区企事业单位的优秀青年、劳动模范的作用,聘请他们担任社区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实现社区少先队各中队、小队至少有一名相对固定的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各区、县和部分农村社区还逐步建立了社区辅导员培训制度,帮助社区辅导员学习基本的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少先队基础知识和组织开展少先队活动的方法,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少先队教育信息和活动主题,使社区少先队与学校少先队教育有机衔接。

 

江西省加强少先队有形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定标准,明确“三个有形化”目标

  省少工委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少先队组织有形化建设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有形化建设的“三个有形化”标准。

  一是少先队组织建设有形化。规定市、县两级团委要联合同级教育行政等部门,建立少工委,并在办公场所挂牌;学校要建立健全少先队的大、中、小队,并悬挂统一标识;要在学校或队室门前置悬挂“××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字样的标牌,中队要在班级牌同一高度位置悬挂中队牌标志。在学校、班级或队室中的显著位置要张贴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三句话要求。

  二是少先队活动阵地有形化。提出中小学校少先队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队室、队角、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站等阵地,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电视台、网站、心理咨询站等新型阵地。在确定活动阵地名称时,要统一使用“红领巾”来命名。如“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心灵家园”、“红领巾网站”、“红领巾科技教育小基地”等。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委建立了红领巾电影院、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双语广播站、红领巾阅览室、红领巾艺术画廊等“五红”阵地,并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一道靓丽的德育风景线。在队室的建设上,要求做到“五有”。即一有队旗、队徽;二有队歌、入队誓词;三有队务用品;四有资料柜;五有展览板(展览橱窗)。

  三是少先队文化建设有形化。强调少先队大、中队要规范使用队旗、红领巾、队歌、鼓号音乐等少先队特有的礼仪。学校少先队应建立礼仪训练制度,并保证一定时间的全员训练。城镇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要建立鼓号队。少先队的队会、入队、升旗、离队等常用的仪式必须持之以恒,并力求规范化。在内容设计上,要富有教育和纪念意义,避免简单化。少先队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在确定名称、设计标识、宣传报道等环节,都要充分体现和展示少先队组织的形象。此外,鼓励学校大队、中队征订《中国少年报》、《辅导员》等队报、队刊,充分发挥队报、队刊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作用。

  在此基础上,坚持“两个纳入”,即:把有形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纳入各市少工委年度考核内容;把有形化建设的工作目标纳入“红领巾示范学校”创建内容。

  二、抓落实,突出三个环节

  一是省少工委着重抓好督促指导。通过举办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对如何搞好有形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讲解。同时组织督导组,深入部分中小学校进行点上指导。少先队有形化建设,我们做到了逢会必讲,到基层必看。

  二是市、县级少工委着重抓好检查与交流。市、县级少工委建立了检查通报制度和学习交流制度。校与校之间,互相学习做法,交流工作经验。

  三是基层学校着重抓好具体实施。有形化建设的开展,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少先队辅导员的踏实工作,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一年来,在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的广泛参与下,我省少先队有形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了鼓励先进,去年年底,省少工委表彰了50名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好校长和100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推进贵州农村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困难及对策

 

  一、当前贵州农村少先队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是物质方面。各级少工委、尤其基层少工委的工作经费很少,对农村少先队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首先,贵州各级地方财政普遍入不敷出,在县、乡两级尤为突出,财政收入普遍不到财政支出的50%甚至40%,从财政争取少先队工作经费的难度非常大。其次,包括团省委在内,各级地方团组织的团费收入都很低,能够拨给少工委的工作经费非常有限,虽然各级团委用于少先队工作的经费都远远超过团费收入的10%,但由于总量太小,数目仍然很低,而且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基层少工委也很难利用社会运作方式获取经费。第三,农村学校办学经费非常困难,无法为少先队组织提供必要的活动费用和基础设施,大多数学校都没有鼓号队和专门的少先队队室,少先队基础建设非常薄弱。

  二是观念方面。体验教育等理念在贵州农村很难贯彻落实。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制约,农村教育理念相对比较滞后,对素质教育存在很多狭隘的、片面的认识,普遍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课本教学、少先队开展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而且通过试升学获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还是少年儿童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甚至唯一途径,因此很多家长和学校、甚至包括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对少先队活动不太支持,少先队活动普遍很受冷落。

  三是辅导员方面。由于财政困难,贵州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非常紧张,师资高度短缺,教师的工作负荷沉重,学校很难为少先队配备专职辅导员,辅导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少先队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观念原因,农村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拔标准和待遇都比较低,志愿辅导员的招募工作困难更大。

  四是学生方面。贵州农村大多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狭窄的视野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探求意识。物质生活的艰苦和文化生活的贫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儿童的性格,与城市儿童相比,往往比较内向,自信心不足,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同时,贵州农村出外打工的人口比较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比较高,少先队的教育工作难以得到其家庭教育的良好配合。

  二、落实两个文件,推进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思考

  一要加强联系、督导,用好用足政策。督导各级少工委认真落实八部委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在辅导员选配、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切实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提高少工委工作经费,争取与农业部门合作开展少先队农业科技教育活动。省少工委与省教育厅等七个相关厅局进行了充分沟通,于10月底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少先队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主要结合贵州的实际,做了十个方面的调整和补充:1、强调要结合我省省情,以“城乡手拉手”为重点,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2、要求乡镇中心完小以上小学必须配备大队辅导员;3、要求大队辅导员任免须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团委共同研究审批;4、要求建立和完善辅导员考核制度,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团委共同对大队辅导员进行考核,将中队辅导员工作职责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内容;5、规定大队辅导员要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6、要求确保大队辅导员有足够精力抓好少先队工作,兼课时数不得多于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从事少先队工作时间按专任教师授课时数的二分之一计工作量;7、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团委联合开展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工作;8、规定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团组织要定期联合开展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评选工作;9、单列一条,对总辅导员的选拔、聘任提出要求,明确在团委设总辅导员编制;10、单列一条,对加强少先队工作理论研究提出要求。

  二要进一步深化“城乡手拉手工程”。争取社会资源对农村少先队提供更大的支持,帮助农村少先队组织改善基础条件、扩大对外交流,帮助农村少年儿童开拓视野、改善学习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少先队组织的活跃与发展。

  三要加强对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指导与服务。积极总结、推广符合农村特点、富有实际效果的工作方法和特色活动,如在全省农村大力推广少先队农科教活动,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切实加强对农村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组织动员优秀辅导员利用假期到农村学校担任志愿辅导员。加强典型宣传,提高农村少先队活动的社会影响,促进农村学校、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少先队工作。在少先队各类评优中,对农村给予适当照顾。

  四要加强帮助农村儿童健康成长的课题研究。省少工委已经从团省委宣传部、少年部、省团校、省青基会、青年时代杂志社、少年时代报社、《贵州共青团》编辑部抽调人员组成了一个课题组,目前正在进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题调研,准备根据调研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出富有实效的专题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无锡发挥“红领巾小事业”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积极作用的具体情况

 

  无锡少先队组织自2000年以来在少先队员中组建了200多个“吴文化少年科学院”、“钱伟长少年创造学院”、“红领巾培养研究所”、“小龙人网络俱乐部”等社团性的实践活动形式,少先队员将这些自己参与创建的实践活动称之为“红领巾小事业”。2001年,无锡的惠山、锡山两区成为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批试点区。无锡少先队组织采取“主动迎接、有效对接、积极融入、借势发展”的态度,积极参与和融入新课程改革,发挥少先队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各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青睐和重视。“红领巾小事业”不仅成为本校少先队的特色活动项目,而且也都成了各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

  1。“红领巾小事业”以先进教育理念和富有特色的活动内容,走进了校本课程。如堰桥中心小学以“吴文化少年科学院”活动为载体,编写了一至六年级12个学期的12本校本课程教材和科技、体育两本特色教材;东北塘中心小学的国际象棋、前洲中心小学的“锦绣坊”活动、江阴市山观中心小学的“红领巾小书房”活动、江阴市霞客小学的“霞客少年旅行团”活动……都变成了校本课程教材,列入学校教学计划。

  2。“红领巾小事业”以体现正确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品牌活动,成为各学校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如洛社中心小学“小龙人俱乐部”和连元街小学“红领巾信息港”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玉祁中心小学“孙冶方少年经济学院”等一大批“红领巾小事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体现少先队主体性教育理念和实践体验教育方式的“红领巾小事业”的活动,都成为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模式。

  3。“红领巾小事业”以自我教育、自主评价的教育优势,成为新课程改革进行评价改革的重要借鉴方式。“红领巾小事业”都创造性地开展了“雏鹰争章”活动,不少队组织还自创了兴趣章、特色章。富有特色的争章活动很快为各学校的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所接纳。如梨庄中心小学的雏鹰争章活动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专门开辟了“争章园地”,记录下队员争章的进程,让雏鹰奖章真正发挥激励作用,促使少年儿童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作者: 编辑: 潘语涵
1 共1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