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少工委六届三次全委会经验交流之五
加强活动设计 创新活动机制
努力增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教育效果
山西省少工委
2011年,山西省少工委围绕落实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按照全队的统一部署,抓活动创新,抓普遍动员,抓基础建设,深入推进“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推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运用艺术时尚情感元素,创新少先队活动设计
1.探索思想教育活动有形化、时尚化。针对青少年追随和引领时尚的特点,以“红领巾心向党”为主题,设计推出“红色传递”活动。采取实物、网络、手机三种形式,通过现场传递国旗、党旗、团旗、队旗仪式,利用网络动漫、手机彩铃、短视频等时尚元素,把党团队相衔接的组织意识教育有形化。庄严神圣的宏大场面、手手传递的巨幅旗帜、铿锵有力的激昂音乐、激动人心的授旗寄语,少先队员争相跳跃触摸旗帜,现场氛围使老师和家长也深受感染。“红色传递”简便易行、感染力强,从城市社区到边远山村,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媒介,吸引了广大少年儿童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关注,央视《新闻联播》予以报道。
2.坚持思想教育活动生活化、大众化。将“红色传递”活动纳入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议程,设计队前教育标准化课程,统一在建队纪念日集中举行入队仪式。运用情感元素,创新少先队入队仪式,注重精神内涵,形成一个标准化仪式教育的过程。同时,邀请新入队儿童的家长全程参与入队仪式,见证孩子成长的光荣时刻;组织新队员与家长在队旗下拍摄全家福,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通过参加全省统一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增强了队员的组织意识和荣誉感、神圣感,也增强了学校和家长对少先队的价值认同和重视程度。
3.推动思想教育活动儿童化、地方化。去年,落实全队“红领巾心向党”六个一活动和“六一”“十一三”集中活动统一部署,根据山西实际,还设计开展了学、访、传、唱等一系列活动。围绕学习党史故事,开展“学党史、读经典”活动,推广阅读红色经典书籍,举办知识竞赛;围绕寻访党史纪念地,开展“红色山西大寻访”,组织少先队员寻访武乡八路军总部、阳泉中共第一城等省内1200多处红色遗迹;普遍开展国旗、党旗、团旗、队旗传递活动,现场和网络参与的少年儿童达300余万人次;开展“唱支红歌给党听”活动。借鉴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漂流瓶,设计制作600本精美的《少先队漂流册》,沿119条漂流线路,在全省万余所中小学校的300万名少先队员中接力传递,传播“红色传递”十个一、争当“四好少年”等内容知识,传递少先队组织积极向上、温暖友爱的情感理念,联系凝聚广大少先队员。
二、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推动活动普遍开展
1.建立全覆盖的快速动员机制。以山西少先队网站为基础,建立全省11189名学校大队辅导员信息库,开发少先队工作者QQ群、辅导员QQ群、手机短信平台,形成了全省少先队信息化快速动员机制,使重点工作部署能在10分钟内直达基层一线全体万余名大队辅导员和300多名市县少工委干部,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和活动努力实现迅速行动、步调一致,全体动员、全员参与。
2.加强实时互动和过程指导。通过QQ群发动各级少先队工作者、骨干辅导员工作队伍和基层一线辅导员实时互动,解答疑问,交流探讨,指导工作,掌握进度。制作了“红领巾心向党”专题网页,制作“红色传递”、入队仪式的标准操作手册和视频示范,提供基层下载使用。还建立了“红领巾心向党”活动督查通报机制,督导各地普遍持续开展活动。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探索队会课程化发展道路
1.规范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编写了《学校少先队标准操作手册》,对少先队组织设置、阵地建设,文化礼仪、标识标志和中队活动等,逐条逐项作出规范,已在全省1000所学校试行,进一步完善后将在全省推广使用。
2.开展中小学队会课程化试点。在省会开展试点,争取太原市教育局支持,系统规划中小学班、团、队会,落实中小学课程设置中至少两周1课时的少先队活动时间,编写课程化手册,在全市600所学校推广。下一步,将在太原市各区县推进试点。
3.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规范了市县少工委全委会制度,建立了县级少工委每月召开辅导员例会制度。建立了辅导员联合聘任制度,每年由县级团委、教育局、少工委联合发文聘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还联合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为全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授予“五一劳动奖章”,为100多名优秀辅导员记二等功。省少工委对11个市的工作进行年度现场观摩考评,考核排名文件报送各市党委分管领导,并对前5名的市级少工委给予工作经费奖励。